現(xiàn)代女性坐月子都講究科學坐月子,月子餐也是要講究科學,現(xiàn)在愛帝宮小編就來為大家總結科學坐月子飲食原則有哪些?

坐月子飲食原則

坐月子飲食原則
1、量少質精
月子餐主要還是要葷素搭配,量少質精,菜量和飯量不需要太大但要精選食材,品種盡量豐富多樣。要少量多餐,每天可5次。
2、熱補為主
產婦體質一般多虛多寒,坐月子一般堅持中醫(yī)產后“熱補”的原則,以麻油、老姜、米酒水做料理,如廣州人常吃的豬腳姜客家人多吃娘酒雞。
3、清淡少鹽
新媽咪的月子餐應做到口味清淡,在烹調時盡量少放鹽和醬油等同時不可做得過分油膩,以免加重新媽咪腸胃的負擔。
4、多吃富含蛋白質、鈣、鐵的食物
產后出血加上母乳的需要,在飲食中多注意吃一些含血紅素鐵的食物,如動物血或肝、瘦肉、魚類、油菜、菠菜及豆類等。另外蛋白質和鈣不足會影響乳汁的分泌量,所以牛奶、雞蛋、雞肉、魚肉、瘦肉,動物肝臟也要注意盡量多攝取。
5、多吃果蔬海藻
產后禁吃或少吃蔬菜水果的習慣應該糾正。新鮮蔬菜和水果中富含豐富維生素、礦物質、果膠及足量的膳食纖維,海藻類還可提供適量的碘。這些食物即可增加食欲、防止便秘、促進乳汁分泌還可為新媽咪提供身體必需的營養(yǎng)素。
6、多進食湯飲,一定要注意多喝湯
湯類味道鮮美,易消化吸收,還可促進乳汁分泌,如紅糖水鯽魚湯、豬蹄湯、排骨湯等,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湯和肉一同進食產后7-10天惡露開始減少,所以和紅糖水的時間以7-10天為宜母乳喂養(yǎng)的媽媽最好先喝些清淡的蔬菜湯,5天以后再喝全湯,避免乳腺管堵塞。分娩后數小時內以流質或半流質食物為主。
7.月子期間分“清、調、補”三階段進食
第一階段(第一周)以排毒化瘀的食物為主,如山楂、鯽魚通草、赤小豆、益母草等。第二階段(第二周)要及時調理肝腎系統(tǒng)功能,多食用護肝強腎的食物,如烏雞、黑豆、豬腰、豬尾骨杜仲等。第三階段(第三、第四周)可通過性質溫和的食物補中益食,滋養(yǎng)元氣,如老母雞、當歸、黃芪、紅棗、蛋、牛奶等。
相關推薦
相關詞條
4
10
11
12
13
14
1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