哺乳期的媽咪用藥時一定要特別的謹慎,因為很多藥物除了會抑制乳汁的分泌,而且還會通過乳汁進到寶寶體內,從而影響寶寶的身體健康,雖然有些藥物在乳汁里的濃度并不高,可還是會傷害寶寶稚嫩的身體,所以哺乳期媽媽不要隨便吃藥。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產后哺乳期媽媽不宜服用的藥物都有哪些。

哺乳期媽媽不可以服用哪些藥物?
1、磺胺類藥物:包括有雙嘧啶片、丙磺舒、磺胺脒、磺胺甲氧吡嗪、磺胺密啶、復方新諾明等,磺胺類藥物偏弱酸性,難以進到乳汁中,因此對嬰兒不會有特別不好的影響,但由于嬰兒的肝臟解毒能力非常弱,其藥物代謝酶系統(tǒng)還沒發(fā)育完善,所以就算嬰兒吸收到了很少量的藥物,稚嫩的身體也會受到損害,所以哺乳期媽媽一定不要大量或長期的用藥,特別要限制長效磺胺制劑的使用量。
2、氯霉素:剛出生的寶寶肝臟解毒功能還很差,要是從乳汗中吸進了氯霉素,寶寶極易出現(xiàn)中毒現(xiàn)象,且會導致白細胞減少和骨髓功能受抑制,嚴重還會引發(fā)灰嬰綜合癥,所以哺乳期媽媽要禁用氯霉素。
3、氨基比林:氨基比林及如安痛定、撒烈痛片、去痛片等含氨基比林的藥物,會快速進到乳汁中而被嬰兒吸收。
4、溴化物:此藥會從血漿中進到乳汁里,哺乳期媽媽服用后易導致寶寶嗜睡,甚至會導致有些寶寶患皮疹。
5、水楊酸類藥物:若在產前服用了這類藥物,會延長產婦的產程而導致產后出血更多,還會導致剛出生的寶寶也出血。要是在哺乳期吃了這類藥,會引發(fā)寶寶黃疸的出現(xiàn)。
6、苯巴比妥、阿米妥等鎮(zhèn)靜藥:這類鎮(zhèn)靜藥物會通過乳汁進入到嬰兒體內,導致嬰兒出現(xiàn)吸水力降低、嗜睡等問題,而且寶寶對藥物的排泄本就非常慢,因此這類藥物給寶寶帶來的不良影響一般會持續(xù)一周,可見對寶寶的傷害是特別大的,哺乳期媽媽一定要慎服鎮(zhèn)靜藥。
7、口服避孕藥:雖然避孕藥不會直接毒害嬰兒,但避孕藥會導致乳汁分泌量減少,會使母乳里的鈣質、脂肪及蛋白質都減少,影響母乳的質量。
8、金剛烷胺:金剛烷胺是最早用來抗病毒的藥物,一般醫(yī)務人員會開這種藥讓病人用于抗感冒,但需要母乳喂養(yǎng)寶寶的媽媽吃了這種藥,會使嬰兒出現(xiàn)皮疹、嘔吐等不良癥狀。
9、甲基硫氧嘧啶:這是一種抗甲狀腺藥物,如果哺乳媽媽服用后,藥物會從乳汁進入到寶寶體內,寶寶的甲狀腺功能就會受到抑制。而服用硫脲嘧啶會使嬰兒出現(xiàn)顆粒性白細胞缺乏癥和甲狀腺腫。
10、強力霉素、四環(huán)素:四環(huán)素和強力霉素都屬于脂溶性藥物,會快速進到乳汁中而被寶寶吸收,尤其是四環(huán)素會導致寶寶琺瑯質發(fā)育不全或牙齒受損,會使寶寶牙齒永遠都發(fā)黃,還會引發(fā)嬰兒黃疸的出現(xiàn)。
提醒:無論是什么藥物,處于哺乳期的媽媽都應慎用,更不要自己隨便去開藥服藥,哺乳期媽媽用藥最好是遵從醫(yī)生的指導。
相關推薦
相關詞條
4
10
11
12
13
14
16